admin 发表于 2015-4-26 15:51:28

[轉載] 0566 汉能控股 光伏产业神话 揭开汉能资金链谜团

<b><font color="#336699"><u>http://m.hexun.com/stock/2015-04-26/175309076.html?url_type=39&amp;object_type=webpage&amp;pos=1</u></font><br><br></b><a href="http://m.『請不要發放 廣告帖子』/stock/2015-04-26/175309076.html?url_type=39&amp;object_type=webpage&amp;pos=1" target="_blank"><font size="4"><b>光伏产业神话 揭开汉能资金链谜团</b></font></a><div align="left">2015-04-26 09:11&nbsp; &nbsp;&nbsp; &nbsp;来源:第一财经 </div><br><font size="3">为了实现这个光伏产业的神话,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汉能控股“)对资金的渴求,可以说是到达了一种“忘我”的状态,除了银行机构的巨额授信,银行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以及本专题报道中所涉及在与地方国资平台公司间的借贷,甚至连P2P平台也成为其融资渠道。</font><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2009年以来,凭借“四处开花“的太阳能项目,借助银行、信托、民间借贷等多种途径,汉能控股近年来从外界获得了巨额融资。</font><br><font size="3">  不过,与汉能控股不断加码光伏项目投资的高调相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基地却发现,多数项目进展缓慢,有的项目投建计划无法按时实现,甚至停工等待,投产更是遥遥无期。在某些基地,有当地政府官员甚至称,项目“一直没有正常过”。</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一方面不断加码融资,另一方面光伏建设、产能释放进展迟缓,项目资本投入并不顺畅,不得不让外界产生要么汉能系资金链已经绷紧,要么巨额资金另有去处的疑惑。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本报记者通过对已有公开信息的梳理和实地调查,尝试着一一解开汉能帝国的资金链谜团。</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银行巨额授信</font><br><font size="3">  2014年1月,汉能控股公开宣布,公司与民生银行(600016)、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合作,为其提供总额不低于200亿元的各类融资支持。此前,国家开发银行2011年与其签订协议,为其提供300亿元的授信额度。</font><br><font size="3">  不过,迄今为止,汉能控股从未对外公布过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的具体情况,而它从上述银行获得的实际贷款规模,外界也无从知晓。</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但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截至2014年6月30日,汉能控股及其关联企业仅从云南省的各大银行分支机构就获得了巨额贷款,涉及12家银行分支机构。</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对于上述银行贷款业务是否实际发生,记者与相关银行分支机构接触,已有部分获得证实。</font><br><font size="3">  对于汉能系与云南一些银行分支机构间可能发生的信贷业务的情况,本报记者已经通过邮件形式向汉能控股方面求证,对方表示将尽快回复。如有回应,本报将继续关注。</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需要指出的是,与汉能控股及其关联企业发生过业务关系的银行还包括锦州银行。有消息人士透露,锦州银行成为汉能控股及其关联公司的资金提供方,时间大约发生在2014年下半年。迄今为止,该银行为汉能提供的贷款规模不小。</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9月底,锦州银行总资产规模为2339亿元,其中贷款余额为841亿元,资本净额为162亿元。</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锦州银行究竟向汉能方面实际提供多大的资金规模,占该行资产规模的比例是否已经超过贷款集中度的监管规定?目前记者并未得到有关方面的核实。</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而记者查询锦州银行的官网,汉能的身影也是不断闪现。根据相关资料,2014年12月,锦州银行曾发行了创富041期(锦州地区)、创富041期(除锦州地区)2款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即包括一家名为汉能集团的企业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期限274天,到期日为2015年9月25日。</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而另一份资料显示,锦州银行还在2014年12月发行了创赢对公070期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亦包括汉能集团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期限为335天,到期日为2015年11月24日。此外,锦州银行2015年2月底仍处于存续期的十余款理财产品中,投资标的同样出现了汉能集团定向债务工具。</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上述材料中,锦州银行均未披露相关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以及用于投资汉能集团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的具体比例。</font><br><font size="3">  目前,本报记者尚未确认上述这家名为“汉能集团”的企业与汉能控股之间的关系。不过,记者获得的其他信息或能侧面印证这层关系。</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汉能成都基地员工透露,一直有说工资卡会变为锦州银行的,但公司尚未更换。</font><br><font size="3">  上述锦州银行向汉能员工发放工资卡的说法,已经得到汉能控股部分基地员工的证实。</font></div><div><font size="3"><br>  “多元”融资渠道</font><br><font size="3">  上述消息人士称,除了银行,汉能及其关联公司通过民间投资、借贷机构获得的资金,其规模也非常可观。</font><br><font size="3">  “我们公司老板七八年前就和他们老板李河君合作,如果滚动计算,累计资金规模在百亿元左右。”该人士介绍,该公司向汉能方面提供的资金,主要是通过明股实债的形式进行,即以股权投资的名义借款,到期后由汉能回购,期限一般为3年,资金则用于后者项目建设。</font></div><div><font size="3"><br>  “除了我们,还有很多人借钱给李河君,如果不是长期合作,还不一定做得成他的生意。”该人士说。</font></div><div><font size="3"><br>  不仅如此,P2P平台也成为汉能的融资渠道。2014年8月,汉能控股与P2P平台“爱投资”合作,通过应收账款转让保理方式进行融资。截至记者发稿,李河君及汉能控股的介绍资料,仍然挂在爱投资网站首页。</font></div><div><font size="3"><br>  2015年2月,爱投资方面曾表示,汉能控股通过该平台进行的应收款转让融资,共包括导电玻璃贸易、供应商光伏电站原材料贸易、汉能供应商EVA原材料贸易等三大类,其已发行9期产品,共计为汉能控股提供9000万元融资。</font></div><div><font size="3"><br><b><font color="#ff0000">  其网站信息显示,汉能控股在爱投资进行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目前仍处于存续期的仍有10笔,总金额共计7000万元,单笔金额最少的只有100万元,最多的有1000万元,且多为短期融资,期限全部为3个月,还款期限集中在2015年5月28日~6月19日。</font></b></font><br><font size="3"><br>  汉能及李河君本人,通过银行、信托、民间借贷等渠道获得融资的规模有多大,外界无从得知。不过在有限的公开信息中,近年来汉能所做的融资项目,有相当的比例做的是短期、高息的借款。</font></div><div><font size="3"><br>  根据记者掌握的一份产品推介资料,2014年10月,汉能曾向民生信托融资2亿元,使用期限分为4档,其中最短的只有3个月。2014年12月,又向五矿信托融资7亿元,期限也只有1年。而在爱投资进行的应收账款转让,期限则全部为3个月。</font><br><font size="3"><br>  虽然期限不长,但资金成本却并不低。资料显示,上述在民生信托的2亿元融资,3月期部分,仅投资者年化收益就达到7%。而在“爱投资”的融资,投资者年化收益全部在10%以上。</font></div><div><font size="3"><br>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人士向记者介绍,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按照行业惯例,金融机构需要收取手续费、管理费等各种费用,还要赚取差价。据此测算,汉能方面的融资成本远在已知成本之上。</font><font size="3"><br>  而上述消息人士也透露,据其了解,公司近七年来多次向汉能方面提供</font><font size="3">大量资金,其间获得的收益高达十数亿元。</font><font size="3">  钱去了哪儿?</font><font size="3"><br>  在对外融资方面,汉能方面从来都很“低调”,以至于外界很难对汉能所有的融资渠道进行有效梳理,其真实的举债规模也难以进行准确统计,资金链状况一直是个谜。</font></div><div><font size="3"><br>  不过,对于汉能系的优质资产,如水电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李河君则一直很高调,他把他的水电资产看成是“印钞机”,每年能够提供数十亿的现金流。这样的说法经常见诸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font></div><div><font size="3"><br>  这让外界有些疑惑,既然有如此充裕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资本,汉能方面为何还会涉及信托融资,甚至民间借贷和P2P?这些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不低。</font></div><div><font size="3"><br>  记者梳理大量公开信息,尝试着给汉能系的光伏业务投资大致算个账。</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梳理已有的信息,在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方面,汉能控股近五年来陆续在江苏、海南、青海、广东、山东等地,启动了9个生产基地的建设。但从目前记者了解的情况看,汉能对外宣布的庞大投资计划,至今尚未完成。而且,记者粗略统计的这9个生产基地已经实现的总产能约为2.35GW,要低于汉能对外宣称的3GW产能。</font></div><div><font size="3"><br>  以广东河源汉能项目为例,该项目首期投资只有60多亿元,与210亿元的计划投资规模有距离。</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四川双流项目同样如此。按照计划,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全部建成后产能1000MW。其中,一期项目设计年产能500MW,于2011年6月建成投产。但据成都当地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1月,汉能在成都的总投资约36亿元。</font></div><div><font size="3"><br>  本报调查发现,汉能系的九大生产基地投资款和运转资金,也并非全部源自汉能及其关联企业。记者了解到,长兴汉能和四川汉能两大基地均存在地方国资平台公司给项目垫资的情况,金额分别为5.8亿元和5.76亿元;而四川项目还另有参股方,成都西航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888亿元,持股32%。如若再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部分,则对于这些基地的建设,汉能方面自身投入真金白银将远低于对外公布的总的投资额。</font></div><div><font size="3"><br>  而在海外收购方面,近年来汉能陆续收购了德国的Solibro和美国Miasole、GlobalSolarEnergy以及阿尔塔设备公司。虽然汉能方面并未公开收购价格,但有媒体报道称,在这几笔海外并购中,汉能多属于“抄底”性质,真实投入大幅低于外界预期。</font><br><font size="3">  对于光伏业务,与银行融资以及“多渠道”借贷所引入资金的巨额资金相比,公司项目建设所需和技术、并购投入的资金存在较大差距。资金是否存在其他去处?李河君和他的汉能帝国留给外界极大的想象空间。</font></div><div><font size="3"><br>  接盘者的实业之谜</font><br><font size="3">  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从频繁高息短期融资来看,汉能真正的资金链可能较为吃紧。不断地进行短期融资,可能正是为了填补资金缺口。</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汉能控股及其关联企业全面铺开基地、电站项目的建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做大资产规模获得更多融资;其二光伏设备市场回暖时,有足够产能承接更多的订单。</font></div><div><font size="3"><br>  而2014年4月至今,汉能控股旗下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的股价</font><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line-height: 1.5;">却一路飙升,公司也频频增发融资。不过,一些参与汉能薄膜发电增发认购方的实力却引发外界质疑。</span></div><div><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line-height: 1.5;"><br></span></div><div><font size="3">  2015年3月31日,汉能薄膜发电公告称,将以每股5.38港元的价格,向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塔石化”)、内蒙古满世投资集团最多定向增发41亿股。按5.38港元的配股价计算,宝塔石化最多将出资161亿港元。</font></div><div><font size="3"><br>  公开信息显示,宝塔石化成立于1997年10月,注册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宁安大街88号,注册资本21.56亿元。</font></div><div><font size="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span>  这已是“宝塔系”第二次卷土重来。2014年1月,汉能薄膜发电曾宣布,与广东南方宝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南方宝塔”)签订协议,向后者共计发行5亿股股票,引入战略投资4.1亿港元。公开资料显示,宝塔石化持有南方宝塔75%的股权。</font><br><font size="3"><br>  不过,汉能薄膜发电已于2014年4月,终止了向南方宝塔发行股票。</font><br><font size="3">  宝塔石化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引发外界的关注。</font></div><div><font size="3"><br>  根据公开信息,2013年9月,新华信托发行“华惠119号·珠海宝塔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珠海宝塔石化有限公司发放3亿元信托贷款,期限一年。但信托借款到期后,珠海宝塔并未如期偿还,并在2014年10月10日的承诺函中承认,由于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履行足额偿还本息义务。</font></div><div><font size="3"><br>  珠海宝塔正是南方宝塔的控股子公司。珠海宝塔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5.66亿元,南方宝塔出资3.96亿元。不仅是珠海宝塔,宝塔石化还有大量下属公司需要接济。2014年9月,由于融资租赁时与租赁公司发生经济纠纷,子公司宁夏宝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资金账户被冻结,经宝塔能源出面协调,相关账户才得以解冻。</font></div><div><font size="3"><br>  此外,作为当时持股29.97%的控股股东,为缓解西北轴承(000595)(000595.SZ)的资金困局,宝塔石化及其子公司宁夏宝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此前还一度向西北轴承提供约1.1亿元资金支持。为此,宝塔石化以认购增发股份的方式,投入6亿元增持西北轴承1.25亿股。</font></div><div><font size="3"><br>  </font><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b>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三季末,宝塔石化短期借款规模已达54.5亿元左右,而在手货币资金却只有54.21亿元。</b></font></font><br><font size="3"><br></font><br>{:1_687:}{:1_687:}{:1_687:}{:1_687:}{:1_687:}{:1_687:}{:1_687:}<br></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載] 0566 汉能控股 光伏产业神话 揭开汉能资金链谜团